《蘭亭集序》逐句翻譯講解...第一段:原文:永和九年,歲在癸丑,暮春之初,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,修禊事也。翻譯:永和九年,也就是癸丑年,(在)三月上旬(的某一天),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,舉行祓禊活動,講解:“永和九年”是用年號紀(jì)年法紀(jì)年,即:使用帝王確立的年號加上序數(shù)詞紀(jì)年;“癸丑”是用干支紀(jì)年法紀(jì)年,即使用十天干(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)和十二地支(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)進行依次組合(甲子-乙丑-丙寅-等)來紀(jì)年;這一年為東晉穆帝確立“永和”這一年號的第九年,也是“癸丑”年。
頭條抄書打卡第四十一天:蘭亭集序節(jié)選。蘭亭集序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所寫的一篇序文,旨在描述他和一些好友在蘭亭的景色下共賞佳作和飲酒觥籌。公元353年,王羲之的好友王僧虔邀請他和其他文化人士一起在蘭亭上集會,欣賞書畫名品、賞花品茗,暢飲豪情,這次集會被稱為蘭亭之會,王羲之在此次聚會上創(chuàng)作的蘭亭集序更是廣受贊譽,被譽為中國第一行書,成為了中國文化和藝術(shù)的經(jīng)典之作。1、王羲之《蘭亭集序》翻譯
“暮春”是用孟仲暮紀(jì)月法紀(jì)月,即:三月?!皶跁疥幹m亭”狀語后置?!办睘楣糯呵飪杉驹谒吪e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?!短m亭集序》還有個別稱叫“禊帖”。鑒賞:一語道盡時地事也。原文:群賢畢至,少長咸集。翻譯:有賢德的人都來(到這里),年輕的、年長的都(在這里)會集。

蘭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品之一,它有自身獨特的藝術(shù)魅力與參考價值。那么,關(guān)于王羲之的蘭亭序作品,你知道多少呢?以下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蘭亭序的介紹,希望能幫到你。蘭亭序的基本簡介《蘭亭序》是王羲之最重要的一件行書作品,在技法上,幾臻完美,成為后來行書法的典范,有“天下第一行書”之譽。王羲之(303361)字逸少,號澹齋,原籍瑯琊臨沂(今屬山東),后遷居山陰(今浙江紹興),官至右軍將軍,會稽內(nèi)史,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,被后人尊為“書圣”。
代表作品有:楷書《樂毅論》、《黃庭經(jīng)》、草書《十七帖》、行書《姨母帖》、《快雪時晴帖》、《喪亂帖》、行楷《蘭亭集序》等。這幅書法用筆中鋒為主,筆畫多露鋒,表現(xiàn)細(xì)膩,牽絲流暢優(yōu)美,字的結(jié)構(gòu),體勢縱長,左低右高。字的大小相應(yīng),長短相間,虛實相生,布局上縱有行,橫無列,每行又有搖曳動蕩,變化多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