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,竟然是假的?為啥郭沫若、啟功先生會如此質(zhì)疑王羲之,經(jīng)過梁武帝、唐太宗兩位加持,從唐代開始就成為了書圣,他筆下的蘭亭序更是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!蘭亭序版本眾多,其中公認最接近的是神龍本,關于神龍本,并不是一開始就有這個名稱,而是元代收藏者郭天錫的題跋中加以推測,認為是馮承素所摹。因前后二小印神龍二字,所以才有神龍本之說。

其實是否為馮承素所摹,一直都有爭議,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自己搜索一下。郭沫若先生在由東晉王謝墓志的出土論到u003c蘭亭序u003e的真?zhèn)巍⒐ο壬谔m亭的迷信應該破除,都提出對蘭亭序真?zhèn)翁岢鲑|(zhì)疑,并認為是智永禪師所作。甚至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蘭亭序書法學術研討會上,有很多專家學者,從不同的角度提出質(zhì)疑。作為當代書法理論最有權威的邱振中先生,在他書法一書中,將蘭亭序與王羲之的手札,進行對比,認為應該不是王羲之所寫,應該唐人托偽之作。

對,天下第一行書”即《蘭亭集序》,又題為《臨河序》、《禊帖》、《三月三日蘭亭詩序》。一、對。中國書法史上影響最大、被稱為“天下第一行書”的書法作品,是東晉王羲之的《蘭亭序》。二、原因:《蘭亭序》是王羲之用繭紙、鼠須筆與朋友優(yōu)游之余的得意之筆。全篇二十八行,三百二十四字。其章法布白,渾然一體。他的用筆、結字更見變化之妙。

他能注意避免“狀如算子”、“一字萬同”,這種藝術思想是十分可貴的?!短m亭序》遒媚勁健,絕代所無,以致唐太宗李世民得到王羲之《蘭亭序》墨跡后,曾命他的臣子趙模、韓道政、馮承素、諸葛貞等響拓數(shù)本,賜給皇太子諸王近臣。待李世民臨死時,還要“蘭亭繭紙入昭陵”,用以陪葬。今人見到的《蘭亭序》,只有馮承素的勾摹本和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、虞世南的臨本。

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這句話是對的。原文如下:永和九年,歲在癸丑,暮春之初,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,修禊事也。群賢畢至,少長咸集。此地有崇山峻嶺,茂林修竹;又有清流激湍,映帶左右,引以為流觴曲水,列坐其次。雖無絲竹管弦之盛,一觴一詠,亦足以暢敘幽情。是日也,天朗氣清,惠風和暢,仰觀宇宙之大,俯察品類之盛,所以游目騁懷,足以極視聽之娛,信可樂也。
雖趣舍萬殊,靜躁不同,當其欣于所遇,暫得于己,怏(同“快”)然自足,不知老之將至。及其所之既倦,情隨事遷,感慨系之矣,向之所欣,俯仰之間,已為陳跡,猶不能不以之興懷。況修短隨化,終期于盡,古人云:“死生亦大矣?!必M不痛哉!每覽昔人興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嘗不臨文嗟悼,不能喻之于懷,固知一死生為虛誕,齊彭殤為妄作。后之視今,亦猶今之視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