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訣百韻歌是明朝書法家韓道亨在1613年所創(chuàng)作的一篇作品。這篇作品的內容主要是將常見的草字集中起來,找出它們的結體和行筆規(guī)律,并編成了五字一句的韻文,以方便記憶和學習,草訣百韻歌傳說是王羲之所書,雖然沒有史料記載,但從書法角度來看,確實具備了王羲之的風格,被書法界認可為具有一定水平,從書法評論家的角度來看,草訣百韻歌的書法風格清麗俊雅,草法嚴謹,筆法工巧圓熟,筆勢凌厲,虛實相生,抑揚互見,起伏分明。

通過草訣百韻歌,韓道亨成功地將草字的書寫規(guī)律進行了總結和表達,使得讀者能夠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草字的結構和書寫技巧。這對于學習和提升書法技藝的人來說,具有很大的幫助和指導作用。總之,草訣百韻歌是一篇具有較高藝術水平的書法作品,通過對草字的總結和概括,展示了作者對于草書的深入理解和造詣。這篇作品在書法界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,對于研究和傳承草書藝術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。

這篇文章寫的特別好,從三方面講的,還應補充兩點,就是第四點,變方為圓,把方框、折筆變圓變弧或撇等;第五點,變橫為長,細橫或短橫點,變豎為橢圓點或短豎點、圓點等;六變豎為彎、斜或柳絲壯接近自然等;七飛白斷墨,看似耦斷,實屬意連,上下呼應,左顧右盼,章法連綿,密不透風,疏能躍馬,錯落有致,亂石鋪街,高低起伏,收放自如,節(jié)奏明快,余音繞梁,枯澀濃淡,云煙繚繞,輕重緩急,跑走立止,遠近高低,上下左右,矛盾應用,一生坷坎,法度無限,道法自然。

一幅書法作品,放在我們的面前,怎么評價、怎么讀懂、怎么欣賞,是我們每個初學書法的人、甚至是廣大讀者都感到困惑而且很想知道的問題。南朝書家王僧虔在《筆意贊》中說:“書之妙道,神采為上,形質次之,兼之者方可紹于古人”。他所強調的時以形寫神,形神兼?zhèn)?。作為一個讀者,我認為在讀作品之前,心里首先要明確書法欣賞的審美標準,這是正確進行書法欣賞的基礎。

一、書法的審美標準一般地說,“形”包括點畫線條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書法空間結構;“神”主要指書法的神采意味。(一)書法的點畫線條書法的點畫線條具有無限的表現力,它本身抽象,所構成的書法形象也無所確指,卻要把全部美的特質包容其中。這樣,對書法的點畫線條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。要求具有力量感、節(jié)奏感和立體感。1、力量感點畫線條的力量感是線條美的要素之一。
3、王羲之天字草書寫法王羲之天字草書寫法如下:以“與、天”和“知、去”這兩對4個字為例,草書寫法很相似,差別微乎其微,不要說普通人,有時就是專業(yè)書法家也不好分辨。如果我們把握不準,似是而非,一旦寫錯,貽笑大方,一、“與和“天”字草書的兩點區(qū)別:1、區(qū)別一:首橫的位置不同?!芭c”字草書:首橫在右上角,或簡化成一點,如《明·韓道亨·草訣百韻歌》寫法:“天”字草書:首橫在上頭,見《唐·孫過庭·書譜》寫法:2、區(qū)別二,首橫的長短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