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羲之這件第一范本,讓乾隆夜不能寐,被趙孟頫稱為人間寶藏自古文人都追求閑逸安然的隱居生活,王羲之也不例外,他晚年厭倦了官場的斗爭,于是決然辭職,隱居山林之中,看著四季輪轉(zhuǎn)、萬物更迭。在一個大雪初晴之日,他看著明媚的陽光跟潔白的雪景,心中愉悅不已,于是就給好友山陰張侯寫了一封問候信,此信就是大名鼎鼎的快雪時晴帖,信中共計4行,28個字,單字大小約為2.5厘米,內(nèi)容是:羲之頓首,快雪時晴,佳想安善。
王羲之頓首。山陰張侯卷中行筆時行時楷,從容不迫,好像涓涓細流,舒潤輕靈的流淌著,但又不失應(yīng)有的遒勁筆勢,筆筆蘊含溫潤凝厚之力。而且此時王羲之已達晚年之境,氣韻上更加雍容雅致,用筆十分精到,多由心中而發(fā),起伏頓挫頗有節(jié)奏感,將心情的愉快變化,抒發(fā)在靈動多變的筆尖。展現(xiàn)出天真率然之感,雖然只有28個字,但是每個字的變化都呈現(xiàn)別樣風格,例如安字加強了側(cè)鋒的戲份,起筆露鋒直接將筆勢向上。
1、快雪時晴帖的法帖內(nèi)容啟功在《晉代人書信中的句逗》一文中對《快雪時晴帖》部分詞義進行了考釋,認為“力不次”的“力”字,是指送信人。按古代旅行,走到某處停下來,稱為“次”,表示旅程的段落。杜甫詩有“行次昭陵”一首,即是“行到昭陵”?!安淮巍币庵^不能停留,需要趕快回去,因此王羲之寫這短札作答復。再看“未果”一詞,是未能達到目的,未能實踐約會的用語。
謝光輝、趙志清的《〈三希堂舊藏晉帖釋讀〉商榷》一文則認為,“力不次”一句作為書信客套語,表示勉力稟告、勉力問候、勉力答復的意思。這些語詞一般是置于書信的結(jié)尾(署名之前),有的還綴以“不次”、“不具”、“不一一”等語,而在其前面則多有表示身體、精神狀態(tài)不佳的詞語。《快雪時晴帖》帖幅前有“廷”印,后有“紹興”聯(lián)璽,又“褚”半印。
2、快雪時晴帖的作者《快雪時晴帖》的作者是王羲之,相傳他是東晉(一說唐代)著名書法家,出身仕族,熱衷于詩歌、音樂和書法,書法造詣極高,備受后人推崇?!犊煅r晴帖》全文共4行,28個字,被譽為“二十八驪珠”??煅r晴帖作者是誰相傳《快雪時晴帖》為東晉(又說唐代)書法家王羲之所創(chuàng)作的,現(xiàn)在被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?!犊煅r晴帖》全文共4行,28個字,主要內(nèi)容寫的是作者在大雪初晴時心情愉快的對親朋好友的問題。
3、乾隆皇帝收藏的王羲之快雪時晴貼乾隆皇帝自詡古今第一明君,而唐太宗李世民是公認的明君。所以乾隆在很多地方都在效仿李世民。其中書法上兩位皇帝都是有著很高的造詣,李世民是極度推崇書圣王羲之的,據(jù)說《蘭亭序》很大可能還是和李世民埋在一起。而乾隆皇帝對王羲之同樣是深愛之,其中專門為王羲之的《快雪時晴帖》做了三希堂,每每有空閑就會到三希堂拿出法帖欣賞臨摹~稀世瑰寶王羲之書法作品《快雪時晴帖》,此帖是王羲之寫給“山陰張侯”的一封信札,內(nèi)容是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。
此帖其中或行或楷,或流而止,或止而流,形成特有的節(jié)奏韻律。筆法圓勁古雅,無一筆掉以輕心,無一字不表現(xiàn)出意致的悠閑逸豫,在趙孟頫、劉賡、護都沓兒、劉承禧、王稚登、文震亨、吳廷、梁詩正等人的跋語中都表示驚羨和贊嘆。清乾隆皇帝曾說:“天下無雙,古今鮮對”;“龍?zhí)扉T,虎臥鳳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