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懸腕書寫的誤區(qū)很多書友對書法缺少正確的識,總認為能懸腕書寫那是功夫,懸肘更歷害了,大錯特錯,如果你寫五公分以下的小字,腕肘都不用懸,把手腕平放桌上,怎么舒服怎么來,又輕松又穩(wěn)定效果又好,何樂而不為呢?有的非得懸腕寫,又累又不方便,較什么勁呢?完全沒必要。如果寫七八公分以上的字,不懸腕不能寫了,影響正常書寫了,自然懸腕,剛開始你的手會抖動,不穩(wěn)定,堅持幾天就好了,記住一句話,怎么舒服怎么寫,怎么方便怎么寫,別聽那些亂七八糟的理論,書法寫到最后都是人生理與心理的自然表現,順其自然,左右逢源,順勢生發(fā),切不可造作。
1、關于行書的寫法。鋼筆行書的點畫寫法,盡管來自于毛筆行書,但用筆遠比毛筆行書簡單,它不強調逆鋒起筆、中鋒行筆、回鋒收筆的法則。(一)點1.帶勾點是由點帶出勾挑,如“不”字,目的是牽引下一字。寫法是先順勢寫長點,用筆要由輕而重、由左而右,勾時再用力頓一下,然后迅速向左下勾出。帶勾點要有一定的彎勢,不能生硬僵直;線條要遭勁流利,不能軟弱遲疑。
寫法是落筆寫上點,用力頓一下,再提筆寫下點,最后再用力頓一下,迅速勾出。上點略側,下點稍平,上下點之間,用一細細的牽絲相連。使上下連貫、粗細分明,有形態(tài)、有動勢。3.帶右點是由左點帶出右點,如“以”字。寫法是用筆輕落重按先寫左點,然后提筆寫右點,略頓一下用力向右上趯出,趯勾要短小。寫帶右點時左點要大右點要小,如兩點差不多大,就缺少變化。
2、垂露豎的寫法垂露豎寫法如下:垂露豎是相對于懸針豎而言的,這種豎筆通常叫做主筆豎,而這種主筆豎并不是一定垂直,但是往往向一側傾斜,或者向左傾斜或者向右傾斜,但是中間的部分卻是垂直的,向那個方向傾斜關鍵是收筆時,也是考驗豎的質量的一個要點,這種豎筆堅定、雄強,讓人有一種踏實的感覺。一、左垂露豎在書寫左垂露豎的時候要露鋒入筆,接著采用中鋒行筆的方法,一般行筆一邊有加重下按,讓筆畫變得更加粗重,中間部位通常情況下要向右有一定的弧度,并且要呈現出上面細一些下面粗一些的狀態(tài),行筆過程中要稍稍左傾斜,收筆是一個關鍵點,要藏鋒收筆。
3、懸想法對寫法作文不知不覺中,我學完了第一單元,迎面而來的是“第一次語文考試”。想起它來,就好緊張啊!我沒有把握考到自己理想的成績。我本來是想考到95分以上,不料哎!算了,還是從頭到尾給你說一遍吧!終于考試了,我擔心地看著那試卷。忽然想起了媽媽教我的好辦法,就是把字盡量寫得工整些。但要怎樣才能把字寫得工整呢?有了,寫的小些不就行了,我該學學沈嘉怡了!
我做到了課外閱讀題“懸空寺”時,大吃一驚,心想:“天哪!這么難啊!”我暗叫不好。當我做到第三題“填表”的時候,又想入非非了,“到底為什么說它懸,說它奇,又說它巧呢…..”,這么一想,又浪費了5分鐘,我后悔莫及,竟然隨便在上面寫了幾個字,就開始做下一題了,不到一分鐘,我又做好了第四小題,接著來到第五小題,我看不懂它,“劃橫線的句子是一個雙重否定句,將它改為一般陳述句”。